在建国后的教育实践中“文革”可以说是导致教育方针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因为“文革”既将“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推到极致的地步.又使‘教育为政治服务”思想的理性及智性缺陷充分显现,使其丧失理论和思想上的合法性,促使中国的教育实践逐步进入与教育方针相游离的时期。诉诸历史分析,可见直接推动这种趋势形成的契机和力量.是文革后的改革开放运动。由于改革开放运动中对于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在全社会推行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使社会由过去的一元体制转化为多元体制,社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开始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教育的利益诉求也逐步觉醒.并且呈加速度地增强。内于其时的教育体制改革活动,使教育的利益诉求具有了国家政策支持的合法性,因而对教育政治化观念和制度的解构,则可以看作是国家从上而下的集权观念的松动。这样一方面,应然的教育利益诉求(自主权扩大)所张扬的教育的权利、宗旨及主体性,使教育的本真目的与教育方针中追求的政治性目的之间的冲突明显化。这种冲突在现实教育中的表现,便导致虽然传统的政治性组织还存在,但其影响力已经明显减弱,人们对于传导教育方针精神的会议及文件,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而随着政治观念在人们心中的淡化,随着教育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及教育组织对自身利益追求的增强.来自政府或国家层面的教育指令的权威性亦在逐渐地减弱,有令不行、阴奉阳为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教育方针对于现实教育活动的主导,已经逐岁让位于教育部门的自身利益,教育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说者且说之,听者且听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