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文藝實踐來看,藝術創造雖是藝術形式創造,卻不是純形式的創造,而是創造美的形式或形式美。

按照現代心理科學的有關理論,人在整個生命活動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環境的形式因素,不斷接受各種聲音、顏色、線條等對感官的刺激,外界的這些形式因素、特徵、結構被五官感覺接受,傳導到大腦,引起人們牛理、心理的種種愉快.產生適當的情感體驗。如事物形式的對稱、均衡的特徵,是自然界生命力結構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人的生理結構的特徵。健全的人體四肢五官都是對稱均衡的,因而這種形式能給人們帶來愉悅。這說明,形式美根源於主客體的同質關係。形式若無同質的審美感知,是形不成審美的形式的。

當然,人的心理結構是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五官感覺從生理器官變化為文化器官,從聽聲音的耳朵變成能感受音樂的耳朵,經歷了長期的社會實踐。起先人們對於事物形式特點的注意和掌握,是從有用、有利、有益等實用價值觀出發,然後才發展到超實用的審美價值觀。共審美掌握面向事物的形式,關照形式意味而不考慮形式的義用日的。原始民族以動物的皮、骨、牙、羽毛為裝飾物,起先佩帶這些物品是因為它標誌著勇敢、靈巧和有力,後來這些物品的形式引起快感.便成為美的象徵,成為審美對象,變成具有獨立意義的形式美。又如,人對形式節奏的美感,也是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形成的。由於自然界運動的周期性,其中存在著一系列節律現象,如日夜文替、季節變換.還有人的心跳和呼吸。在勞動中,人們通過活動的秩序化形成了節奏,減輕了勞動負擔,各種不同節奏通過工具與材料的接觸發生種種音響而進入人的意識,訓練了人的聽覺,終於形成條件反射。當原始人把節奏變成集體性勞動的“伴奏”,使勞動變得輕鬆和愉快,節奏便向審美形式轉化,被人們作為一種享樂來使用。而當節奏完全脫離了勞動,變成巫術模仿中聲音和動作的—種形式因素,從而激發著人們的情感時,它就轉化成為審美的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