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學科中心課程,就是以各門科學為基礎,從每門科學中選出一定的內容,按照科學的邏輯,形成獨立的學科,然後根據各門學科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按順序編為學科體系。學科中心課程,平時稱為分科課程.或百科課程。

學科課程,由來已久。可以說從學校產生後,這種課程就逐漸形成起來了。中國古代學校的“六藝”一禮、樂、射、禦、書、數,“五經”一《詩》、《書》《禮》、《易》、《春秋》,“四書”—《大學》、 《中庸》、《論語》、《孟子》等,就是學科課程,或分科課程。在西方,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七藝”一文法、修辭、辯證法(邏輯)、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歐洲中世紀,基督教沿用了“七藝”。世俗封建主教育,除了封建道德,禮節教育內容以外,還有“武士七技”一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詩的課程。文藝復興以後,歐訓學校曾經重視古典語文的教學。後來,隨著生產、自然科學的發展,自然科學逐漸進入學校課程。這時在課程理論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是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的“泛智論”。 “泛智”即“全面的智慧”或“全知”的意思。誇美紐斯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由此出發,他提出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他在《大教學論》中競列出20門學科的課程體系。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持爾巴特(1776—1841),在課程方面,主張以人的多方面的興趣(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宗教的興趣)為基礎.設置了多方面的課程,以培養“完美德性”的人。到了19世紀末,英國哲學家斯賓塞(1820一1903)從“準備生活”相“知識價值”論出發,提出了個人功利主義的課程體系。他認為,為我們的完滿生活的準備是教育應盡的職責,而評判一門教學科目的唯一合理辦法就是看它對這個職責盡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