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把學生作為知識灌輸對象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已經讓位於把學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體的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也譯作結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文。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他認為,兒童採用“同化”或“順應”兩種方式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從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同化是指把外部環境戶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並結合到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也稱“圖式”)少,即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順應是指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國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過程。皮亞傑認為,當兒童能用現有圖式去同化新信息時,他是處於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而當現有圖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即被破壞,而修改或創造新因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一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地豐富、提高和發展。後來,科恩伯格、斯騰伯格、卡茨、維果斯基等人在認知結構的性質與認知結構的發展條件、個體的主動性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的作用、“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發展並完善了皮亞傑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