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重視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強調教育的實用性、生活性,其代表著作之一《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專門列了“教育與職業”一章。

在對職業教育含義的理解上,社威認為職業並不僅是一種謀生手段,“職業是指任何形式的連續不斷的活動”。他從教育過程角度出發.認為“所謂職業教育就是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轉化為科學的、熟練運用的技術的一個經常性訓練的過程。”反對純粹出於“經濟目的”和“實用利益”而進行的職業教育。

在教學方面,杜威反對以獲取和積累知識為目的的職業教育,認為這樣做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個人經驗,限制了他們的主動活動,對思維的發展起破壞作用。杜威也不贊成傳統學校所強調的教材之間的邏輯順序,認為“學校課程中相關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因此,他根注意活動作業,如園藝、木工、烹任、紡織、縫紉等,也注意設置實驗室,運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從事縫紉、織布的作業時,要從剪羊毛,用手剔除棉籽開始,循著歷史上人類進步的足跡,重演從原始到現代的全部過程。杜威主張“從做中學”,即把獲取主觀經驗作為確定教材、教法和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教學生去“做”,而不是去“學”。

在課程設置上,杜威主張職業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給學生提供廣泛的科學知識。在他看來,“把關於人和自然的知識同準備從事職業的知識相結合,並深刻地意識到工業與職業在當代社會中的社會基礎和社會後果”乃是變革傳統職業課程體系、重建新體系的先決條件之一。職業學校課程的編定要兼顧知識同實踐的結合,自然科學的設置要服務於職業訓練、生活自理能力、職後就業能力、藝術能力、特殊的科學能力、良好的公民品德的發展等,要樹立全面發展的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