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毛澤東的一段話仍然很值得人們警醒,他說:“對於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以為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借鑒;盲目搬用的方針也是錯誤的,應當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毛澤東在批評兩種錯誤傾向的情況下,實際上提出了一條對待外民族文學的基本原則,這就是,按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批判地吸收,也就是“洋為中用”的方針。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洋為中用”呢?
要做到 “洋為中用”,首先,要充分認識外民族文學對於本民族文學發展的作用和意義。魯迅曾把學習外民族文學作為文學發展的一條路來看待.他說:“採用外國人的良規,加以發揮,使我們自己的作品更加豐滿,是一條路;擇取中國的遺產融合新機,使將定的作品別開生面,這也是一條路。”各民族文學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擁有或多或少的杰出作家和作品,它們能給我們提供文學發展的寶貴經驗和豐富的感性材料,有益於我們民族文學的發展。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並非低人一等,而這恰恰是民族自信心強的表現。其次,要有批判的意識。外民族文學同民族的文學遺產一樣,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應像對待本民族的文學遺產一樣,通過分析和批判,剔除其糟粕,取其精華,不搞盲目崇拜和全盤接受。其三,要“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不能為吸收而吸收。優秀的東西,不加選擇、不切合我國文學的實際需要去吸收,同樣不利於民族文學的發展。其四,要堅持文學民族化的道路。向西方學習和借鑒,目的是豐富和發展我們自己的文學,強化我們民族文學的優勢和特點。民族性是民族文學不可缺乏的標志,沒有民族性就不可能有獨立的民族文學。民族性與世界性是辯証統一的。學習外民族文學,必須經過消化,將其與本民族的文學傳統很好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