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在演變的。在中國,古代夏、商、同三代助學校教育,皆以“明人論”為其目的。到了封建社會,儒家教育思想佔統治地位,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建國君民”的統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於“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乎天下”。中國近代實行新學制之後,清政府學部於1906年,正式規定教育宗旨為;忠君、尊禮、尚公、尚武、尚實。這一宗旨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現實和目的。 1912年臨時政府教育部公佈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1929年,國民黨政府頒布了所謂的“三民主義”的教育宗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育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在西方各國,古代與中世紀的教育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古代斯巴達,國家是至高無上的。個人只是它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教育目的是培養無條件效忠於國家的武士,在古希臘城邦國家雅典,它所要培養的是身心和諧發展的人,同時也要求能獻身於國家的人。在古羅馬的共和政體時代所期望的是:無論在乎時還是戰爭時期都能遵紀守法、安邦保國、堅毅剛強、有實踐力的“善人”。市政時代,反映了安定的社會生活,要求培養的是“辯論家”,也就是學識寬廣、人格高雅的有教養的人。到了中世紀,以基督教為基礎的理想的人的形象確立起來了,教育目的是培養虔信上帝、憐憫鄰人的宗教人士。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教育目標是:掌握豐富的人文古典教養的富有活力的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紀,在專制主義國家,期望培養的是順從的臣民。十八世紀中葉以後,資產階級的社會地位提高了,以他們為中心的社會一旦出現,便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他們推祟的人是獨立的自尊的白由人。從十九世紀後半葉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美等國重視人格尊嚴與國家建設需求的統一標準;德國由於民族主義的倡揚,培養目標要求服從於國家需求。馬克思稱普魯士教育是最好的士兵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