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人的精神性为本,将教育仅视为人的一种精神交流的活动,虽然保有了教育的根本,又有可能蜕变为压制人的自然、社会的合理需求的另一种神本教育;人本教育当然要关照人的信仰和心灵,如果孤立地关照信仰和心灵,同样不是人本教育。所以,人本教育应该全面观照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与灵性的需求,并努力分清主次、在各方面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

苦仅仅提教育为人民服务,则是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是在以个体人的终结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表面上似乎关照到了全体,事实上忽视了鲜活个体多样性的真实需求;人民还是一个政治概念,这一说法事实上依然体现的是政治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而不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现实中可能不存在完全超脱于政治的教育,然而教育中的政治本位则完全可能过于强化教育的政治功能,也就不可能是人本教育。

从个体出发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教育需要基于人的先天天性,从“人”出发,依据人从今物成长,心理发育、社会成熟到自我实现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而不仅仅用抽象的概念对人施加教育。在德语里教育可用两个不同的词来表示,其中一个词的含义是“一个人的形成”,就是人按照他的本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另一种就是按照一定的使用目的去培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