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具的使用引发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逐渐从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转向学校形态的结构性改变。

中国当下的教育教学带有普鲁士起源的印记,这种教学本身贯穿了较多的国家观念、政府意志,并通过评价、管理的杠杆,嵌入课堂教学之中,其中不少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在初中二年级或三年级选择逃离学校。

在中国的学校中,普遍看到的标准教学模式包括几个基本要素:早上六七点钟走进教学楼,在长达40一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穿插在各节课之间的有10分钟左右的休息、午餐以及体育课;下午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实际中一些学校学生到校的时间还要早,离校的时间还要晚,更有一些寄宿在学校的学生,晚上还需要上晚自习,其间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自己喜爱的内容,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