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之生理或曰肉體的生命,失去了生理的生命,人作為肉體不復存在,人生也就因無有依附而不復存在。因此,人之生理的生命是有涯的、有限的,這種生理的生命是一種現實存在。但作為現實存在的有涯的、有限的牛命“只是人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由於人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性或價值性存在,故失去超越生命特質,只顧跟前和肉體存活的’人’,實際上不是真正的人,其生命歷程當然也不屬於真正的人生”。 ①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慮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一—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可見人之生命實際是生理的生命與精神的生命之統一,是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生命之統一,是現實的生命與理想的生命之統一。學生學習生存本領、生活經驗之根本目的,在於使生命過程有價值、有意義,使人生幸福。因此,教育者要給學生關於生命的認識,首先要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理生命。因為這種生命是有限的,是最為寶貴的,她是人之生存、生活的前提與基礎。同時,人又往往期望使有限的生命變得無限,或者理想中使自己“長生不老”、“死而不朽”。這種期望的實現從生理學上講,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再生產將自己的基因遺傳絕後代,但這並不能阻止作為個體生命過程的終結。因此,人想“死而不朽”,使有限生命變得無限,唯有使自己精神、思想富有,對社會有所創造,超越前人而又對後人有所貢獻。故給學生關於生命的認識,使學生領悟生命的意義,對學生進行立志、理想教育,給學生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