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信”的素養必須經過後天較長時間的努力、修養以及社會實踐的鍛煉方能獲得,也就是只有度過相當的歲月年華,經歷較長的人生之旅,方省可能達到“信”的境界。所以苟子講要到50歲、60歲才“信”。不惟此.古代還把年歲與人的道德素養緊密聯繫在一起,即所謂“年德”,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德行也會增加。所以,在我國古代,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都倡導“祟年敬德”,在西周時期,還形成了將“德高望重”的老者養於學校的養老制度,以發揮老者對於青年學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當然,班主任應具有的“信”、德素養,並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同步形成的。人的主觀努力以及所受教育與社會實踐鍛煉狀況,可以調節年齡因素與“信”德之素養的關係。個體主觀不努力,不加強修養、鍛煉,年華虛度,縱使年齡再長,年事好高,也只能是素養淺薄,達不到“信”的境界,有午無德。相反,個體後天刻苦努力,注重修養鍛煉,人格陶冶,未到“營艾”之年,也會具有“信”,也可能望重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