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性是一切學術論文的生命和價值,這是由科學研究的目的和任務決定的。無論是社會科學研究還是自然科學研究,作者的寫作目的都在於揭示研究對象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因此,作者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從科學的角度來要求自己。
學術論文的科學性主要表現在:
(一)內容科學:
內容科學包括論點正確,概念科學,論據真實。
1.論點正確:
學術論文的論點應能揭示客觀真理,符合客觀實際,經得起實踐檢驗,不得帶有個人的好惡、偏見,不能主觀臆造。
比如,過去的文學史,像林語堂、錢鍾書這些文學家在文學史上是沒有地位的。其實,這些作家創作有很好的作品,在文學史上應該有他們的地位。但是,由於”左”的原因,文學史把這些優秀作家排斥在外了。針對這種現象,有些人就在文章中表達這樣的觀點”某某所編著的文學史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文學史必須重新撰寫。”這句話就帶在很大的主觀片面性。儘管在某個文學史裡沒有寫林語堂、錢鍾書等應該進入文學史的一些文學家,但是,文學史中的絕大部分的文學家,包括對各個時代的文學思潮的描述都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評價還是公正的。我們不能因為某一部文學史沒有收錄某個作家,就說它不符合歷史事實。這樣的立論就帶有片面性,就是不科學的。
2. 概念科學:
學術論文中的概念,其外延和內涵應具有明確性和確定性,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隨意更換概念;不能用比喻、誇張等手法來界定學術論文中的概念。用比喻解釋雖然生動,但不科學,容易產生歧義,造成誤解,影響內容的科學性。作為學術論文的作者,不但要清楚界定概念,而且也要準確使用概念。
3. 論據真實:
學術論文的寫作,不能滿足於第二手材料,要盡可能查找第一手材料,找到最早的根據;不要簡單化地望文生訓,顧名思義:更不能歪曲材料,偽造材料;看古文材料,要多查辭書,弄懂文言;看外國材料,要多了解外國的歷史和社會情況,不要按照中國國情,想當然地臆測,以免搞錯。
(二)方法科學:
方法科學,即論證嚴密,合乎邏輯。王力先生說”撰寫論文,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運用邏輯思維,如果沒有科學頭腦,就寫不出科學論文。所謂科學頭腦,也就是邏輯的頭腦。” 學術論文寫作,要善於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等邏輯思維方法,從嚴​​密的邏輯推理中引出正確結論。一般是先用歸納法,再用演繹法,而不能反過來。應以歸納為基礎,從個別到-般,層層推進,經過嚴密的論證,得出科學的合乎邏輯的結論。先有結論,再找材料去證明的方法是反科學的研究方法。
(三)態度科學:
科學的研究態度是學術論文科學性得以保證的前提。學術論文寫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必須以嚴肅的態度、嚴謹的學風、嚴密的方法的” 三嚴”精神開展學術研究。堅決反對譁眾取寵及抄襲、拼湊等不誠實態度。明代江盈科《雪濤諧史》中講到一個與治學有關的笑話:
一個人問造酒之法於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鉤,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歸而用水二斗,由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消酒家,謂不傳與真法。 i畫家曰”爾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麼?”其人俯首忠、曰”是我忘記下米。”哮,並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於不得酒,而返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求,而學不成。何以異於是。
其中,”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以異於是”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學術研究如同造酒,沒有科學的態度,沒有”三嚴”的精神,就不可能寫出具有科學性的文章來。或出現疏漏、差錯、枝蔓、虛假;或偏激、浮躁、人云亦云、生搬硬套、食洋不化;或沽名釣譽、譁眾取寵、偽造事實;或為了達到某種私人目的,完全以某一權威的是非為是非等,都不是科學的態度。
(四)表達科學:
學術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議論文體。不以議論為主的文體不能稱之為學術論文。如有的人寫學術論文,開頭寫幾句議論,接著舉幾個與論題相關的例子,最後再發幾句議論;有的擺一堆數字材料就下結論,類似一份工作總結或情況報告。這樣的文章,仍然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屬於變相的記敘文,沒有嚴謹的論證過程。這種敘述式的文章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論文。
表達科學還表現在結構嚴謹、語言精確。一般情況下,學術論文不使用感嘆詞、語氣詞和象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