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受學生的發展水平制約,必須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這是教育學的重要原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的心理髮展規律、水平、特點以及願望要求是確定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之一,課程編制者要時刻關注有關學生的各種研究。

學習者的知識狀態、身心成熟程度和個性傾向等都是建構課程體系優先考慮的條件。學習者的接受能力、認知結構和認知發展水平不僅決定著課程的起始點和課程的深度、廣度、進度,而且對於實施課程的環境及其手段也形成一定影響。

首先應分析學生的入學基礎。課程內容不能脫離學生實際。目前受“普高熱”和鄙薄職業教育的傳統觀念影響,在教育“分流”中,職業學校不能從最高分數段錄取新生,一般來說,和普高生相比職校生文化基礎不紮實,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習慣也遜色於普高生。過探、過難、過重的課程,必然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國外職業教育教材,大多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提出具體操作行為要求,不去糾纏過深的理論,且內容圖文並茂,直觀淺顯,值得我們藉鑑。

其次,分析學生的願望和要求。職業學校學生渴望改變自己,希望獲得成功,在社會生活中出人頭地,成為有作為的人。他們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注重學習能夠直接應用的知識技能。目前,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具有升學深造的需要。職業教育不能把學生簡單看成被教師加工改造的對象,而應看成主動尋求發展的人,職業教育課程應滿足學生的願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