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義也是文學史上一種基本的創作方法,這在過去的文學理論教科書中常常被忽視。象征主義也可以說是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一種創作方式和原型。這一點,我們在前面談創作方法的原型時實際已經講到。我們認為,雖然人們在講中國古代文學時,常常把《詩經》作為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把《楚辭》作為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而實際上這兩部作品都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庄子》寓言作為中國文學的另一重要源頭.它以幻想形象來暗示人生的哲理,把人們的認識指向一個超現實、寓意的世界,其創作方法就更是象征主義的。我們認為,象征主義創作方法在中國古代文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對那些重哲理禪意、重寄托、重比興的詩詞創作就更是如此。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時起”,“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那種充滿禪趣禪意的山水田園詩,不用象征主義的表現方法是很難解釋的。像李商隱的無題濤、李賀的許多詠物詩,也是如此。南宋大詞人吳文英,過去頗道人們的非議,非議的理由就是他的詞如“七寶樓台,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有人還貶之為“詞選”。胡雲冀先生編選的很有影響的《唐宋詞一百首》,竟然一首不選吳文英的詞。吳文英的詞善用典,多寄托比興之意,基本方法也是象征主義的。過去人們對它評價不高,主要是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標准來看的。若如著名詞學專家葉嘉瑩所說,換一種眼光,也就是“不以理性去解說,而以感性去體認”,把它理解為一個象征和寓意的世界,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誤解,就可以探觸到他的詞所蘊蓄的豐美。其實,象征方法的運用,在中國古代並不局限在詩歌創作,像一些敘事和戲劇文本,也受到象征主義文學傳統的影響。比如,《紅樓夢》和湯顯祖“臨川四夢”這樣的作品,其實也離不開象征。當然,從總的創作精神和表現手法來看,它們屬於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偉大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