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传播者之一陈启天将国家主义教育的目标归结为:第一要培养“国民”;第二要培养“爱国的国民”;第三要培养“以国家为前提之爱国国民”。余家菊就主张教育是立国之本,以“教育建国”,主张以学校为重要场所和工具,统一思想与文化,以此“奠定国基”“发扬国风”“鼓铸国魂”。,认为:“国家对于乡村教育,应特别注重,使乡村人民之知识日增,道德日高,技术日精,农产日多,生活随之丰富,以成一健全之国民。”这成为国家主义教育目标的典型论述之一。

国家主义教育观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思潮、新文化运动本身和平民教育运动产生的是观望感而非亲历参与感,看不到无论是民主科学,还是主张教育上人人平等的平民教育所蕴含的深层久远的价值。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强调的教育目的是偏向社会取向的,排斥个人的价值,或认为国家高于个人,个人为国家服务,以解构教育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式,这就使得这种教育观有违个体主动积极发展和社会 生态发展的基本原理,从本质上看不赞成教育是主体性活动。

国家主义教育观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更看重从行政层面自上而下地解决问题,将学校定位为国家行政结构的分支机构和下级,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科层体系将不同的学校分出不同等次,做轻重不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