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詩的傳統解釋有兩種:狹義的“詩”甚至把宋詞、元曲等都排斥在外,而廣義的用法則指一切句式齊整、具有鮮明節奏和韻律的文學作品,包括詩、詞、曲、賦,古體詩、近體詩、自由詩等。

我們從體裁學的角度,認為西方狹義的詩、中國廣義的詩比較符合體裁的區分和人們通常對於詩的見解。那麼所謂詩歌,指的就是一種高度集中地表現生活(客觀的和主觀的),飽含情感,富有想像,語言精練,具有鮮明節奏感的音樂美和分行排列的建築美的文學樣式。

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並且幾乎是世界各國一切文學發展的母體。最早的詩歌,應該發源和孕育於史前人們在勞動中為協調動作、交流感情而發的勞動號子,或是巫術祭祀中的歇吟。 《淮南子·道應訓》中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魯迅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也說過同樣意思的話:“我想,人類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鬚髮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 ,那麼,這就是創作;大家也要佩服,應用的,這就等於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