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把握”適中”的原則是很重要的。大、小適中指的是:論題的大小與論文的篇幅相稱,與論文的水平要求、層次高低相適應。
我們以”林語堂教育思想透視”與”林語堂思想透視”這兩個題目作比,前者只評析林語賞的教育思想,後者要評析林語堂有關政治、哲學、宗教、文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涉及的面就太大了。
戴知賢先生曾經把選題分作5 種類型:大題大做、大題小做、小題小做、小題大做、中題中做。
選題應避開大題大做。大題大作對於大學生的學年論文、學士論文都不合適。比如,一個學生的選題是《十七年長篇小說的審美特徵》 ,這需要花較大的力氣才能寫成萬字以上的論文。
而大學生寫學術論文只有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時間短,難度過大,盲目動筆,很可能中途寫不下去,迫使自己更換​​題目。
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失去寫作的信心。若勉強寫下去,則猶如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不深不透,什麼問題也不能徹底解決,只能落個”大而空” 。
選題宜小不宜大。從”小題”做起,紮紮實實地鑽研下去,小題也可以寫出大文章。王力先生在《談談寫論文》一文裡說:
“論文的範回不宜太大。範圍大了,你一定講得不深入,不透徹。”接著他又強調說..應該寫小題目,不要搞大題目。小題目反而能寫出大文章,大題目倒容易寫得膚淺,沒有價值。 “這的確是經驗之談。
題目的大小與價值的大小不成正比。小題也可以有大價值。
例如, 《林語堂代人受過一一從魯迅(論”費厄潑頓”應該緩行)的一條註釋談起》一文就是小題大做的成功範例。文章從一條註釋引出20 世紀20 年代那場關於” 費厄潑賴”問題的討論。文中列舉大量事實證明, “費厄潑賴”的始作俑者是周作人,而不是林語堂。魯迅對”費厄潑賴”的批評,表面上是對著林語堂, 其實瞄準的是周作人。準確地說,是針對當時一些善良人們姑息養奸的錯誤傾向而言的。二三十年代的林語堂作為語絲派噸噸風雲的一員戰將,伴隨著魯迅的步伐,在反抗封建勢力和現代評論派的攻城劫寨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林語堂並非”費厄潑賴” 。文章最後提出,林語堂是代人受過的。這場圍繞”費厄潑賴”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是語絲派內部不同意見的磋商。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卻把它定格在”兩個階級”、”兩條路線”鬥爭的檔次上是不科學的。
這篇文章選題小,切人點也小,從魯迅著作中的”一條註釋談起”,但卻澄清了現代文學史上長期以來世人皆知的一個錯誤事實, 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大題不可以小做,小題卻可以大做。所選的題目雖然不大,但如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往深處鑽研和挖掘,深入其本質,把問題說清說透,有獨到的見解,論文就有分量,就是好論文。所以,不要怕題目小,論文的分量會太單薄。分量的輕重和論文題目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選小題目,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選個小題目,如《漫談(邊城)中的笑聲》 ;二是在大題目中選定小角度,如《論錢鍾書小說的語言特色》 ,只是在《論錢鍾書的小說特色》這個題目幾分之一的範圍內作研究,顯得角度小,針對性強,容易駕馭,便於進行深入研究。
選題要小,要具體,但也不能太小,使其失去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如一個學生以《(天淨沙·秋思)的意象描寫》為題寫畢業論文就顯得狹窄,這樣的問題容量有限,再加上文學理論知識匱乏,如果硬要寫論文,其內容必然單薄而缺乏豐蘊。
最好選一個適中的,自己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寫好的題目。
當然,有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的本科生和碩士生也可以寫大論題。每個人情況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一般說來,題目還是小一點、具體一點為好。
以上,我們談了在選題過程中要慎重考慮的新穎、實際、興趣、條件、適中等幾個方面,在論文選題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