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科課程為主,實現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整合,只是中小學課程的基本結構。同一基本課程結構在各種不同的經濟、文化環境以及各種不同的辦學條件和生源條件下的轉化,使形成多樣的課程模式。小學、初中課程設置表中所列“地方安排課程”以及初中、高中課程設置表中所列“限定選修學科”就反映了課程模式多樣化的客觀要求。各校應按照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來確定本校的課程模式。

我們否定單一化的課程模式,但也不能把“課程模式多樣化”弄成課程模式隨意化、庸俗化。要想恰當地確定多樣的課程模式,第一,要研究課程模式的內涵。課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課程設計理論和一定學校的性質任務建立的、具有基本課程結構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條件下課程設置轉換的組織形式。第二,要研究構成特定課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一種課程模式的形成須具備三種要素:(1)課程的共同部分,即同類同級學校課程中統一的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2)課程的不同部分;(3)特定的課時比例。第三,要弄清課程模式與課程結構的關係。一定課程的基本結構是形成一定課程模式的基礎;一定的課程模式則是一定課程的基本結構所轉換的組織形式。第四,要把握課程模式多樣化的客觀依據。其一是同類同級學校課程所處外部環境的不平衡性。這包括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各校辦學水平的不平衡性。其二是學生的文化科學基礎和能力傾向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必然使學生對課程設置特別是對選修課程設置(含選修學科與興趣活動課程設置)產生不同的需求。其三是基本課程結構的轉換性。通過具體分析這三條客觀依據,我們就可以對中小學提出多樣的課程模式。